新穎的咖啡店和奶茶店、新潮便捷的大型商超,不再是大城市的專屬,越來越多出現在縣域地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向縣城進行反向旅游……隨著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和縣域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縣域消費市場的潛力進一步被激發,大城市和小縣城的消費邊界正在逐步消融。縣域市場正在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新藍海”。
“縣域人口基數龐大,為縣域消費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應該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縣域消費環境升級改造,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今年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湛江市副市長何嘉旻建議道。
“盡管縣域消費環境整體向好,但仍面臨一些挑戰。”何嘉旻在調研中發現,部分縣域流通設施不完善、消費市場供給不足、物流服務不足、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制約了縣域消費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對此,她建議,深化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持續推進我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行政村為基礎的三級縣域商業設施布局。鼓勵和推動省屬國有企業積極參與粵東西北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健全補足鄉村市場商貿基礎設施,滿足農民就近便利消費,加快農村消費提檔升級。
如何解決鄉村物流配送覆蓋不充分、快遞難進行政村的“短板”?何嘉旻建議,完善縣鎮村三級寄遞物流服務體系,支持在縣城建設物流分撥集散中心、鄉鎮建設物流配送中心、行政村建設物流服務站點,發展共同配送。整合縣域地區物流快遞資源,優化縣域物流配送渠道項目,降低快遞物流成本。
同時,應加大對縣域資金投入,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推進縣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如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為縣域消費環境的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2025年以來,國家繼續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活動。何嘉旻建議爭取給予我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更大支持,激勵縣域地區家電、汽車、家裝廚衛等領域的消費升級,帶動鄉村消費市場增長。此外,可精心策劃縣域特色消費活動,為當地居民提供豐富的消費體驗,同時也吸引外來游客,有效促進商農文旅深度融合與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