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非急救轉運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慢性病患者就醫、康復出院患者及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轉運需求,亟需專業的非急救轉運服務。如何更好地開展非急救轉運服務,滿足患者差異化就醫需求成為部分省政協委員關注的重點。
“希望進一步規范我省非急救轉運服務管理,讓老百姓的就醫路更加暢通。”省政協委員、湛江市副市長何嘉旻在省兩會上呼吁。
“目前,醫療機構只有院前急救轉運的任務要求和相關規范,加之缺乏省級層面的統籌指導,相關行政部門沒有明確的管理和監管職責。”何嘉旻在前期的調研中發現,醫療機構難以承擔非急救轉運任務,非急救轉運車輛逐步出現,但非急救轉運市場存在市場供需不平衡、缺乏政策監管等問題,部分地區存在黑救護車擾亂市場秩序、坐地起價等亂象,亟需進一步規范非急救轉運服務,建立符合實際的服務模式,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
如何解決非急救轉運服務的供需失衡問題,讓就醫之路如何更暢?何嘉旻從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加強人員管理、搭建平臺等方面給出了建議。
何嘉旻建議,出臺我省非急救轉運相關政策,明確非急救轉運服務范圍、運行模式、監管主體與責任,明確相關行政部門的職責,明確開展非急救轉院的醫療機構或企業的基本條件,規范非急救轉運服務行為,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同時,應制定完善我省非急救轉運規章制度,制定病情評估管理制度、醫療轉運質量管理制度、救護車調度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明確醫療轉運病人服務流程及收費標準,加強我省非急救轉運人員管理和培訓,提升處置能力和服務水平。
“希望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快我省非急救轉運信息化平臺建設,將車輛信息、人員信息、服務狀態等實時更新到平臺,方便群眾更加便捷、更加透明獲取非急救轉運服務信息,強化非急救轉運車輛的閉環管理,整合社會化資源,進一步規范管理非急救轉運服務市場。”何嘉旻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