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歌手埃克普·恩克威爾和樂隊成員在表演。 解放日報記者 董天曄 攝
19日上午10時30分,25歲的爵士樂歌手埃克普·恩克威爾(Ekep Nkwelle)和她的伙伴們經歷14小時長途飛行從紐約抵達上海。18時,他們到位于外灘的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試音,一個半小時后,他們在上海的第一場演出就要開始了。2月19日至3月2日,4位年輕的音樂家在上海駐演,有時一天一場,有時一天兩場。
埃克普·恩克威爾是爵士樂壇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瑞士媒體《Der Bund》預測她將贏得格萊美獎。這是她第一次來上海,準備了3套不同的曲目。“上海是一座有悠久爵士樂傳統的城市,我正在學習中國作品,也期待能和上海的爵士樂藝術家們切磋一番。”
19時15分,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漸漸被觀眾填滿。在附近工作的丁丁,下班后一個人來到這里。“我基本每個月都會來一次,下班之后,聽一場爵士樂演出,喝一杯酒,就像一場精神SPA,讓你忘記一天的疲憊。我覺得爵士樂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即興,每位樂手都身懷絕技,可以隨時來一段炫技的獨奏。而且,你很難預測下一段音樂是什么,可能是快樂的,也可能是悲傷的,就像生活一樣,充滿隨機性。”
當晚的音樂會主題是“愛與失去”,年輕的埃克普·恩克威爾演唱了《Solitude》《Never Will I Marry》《In a Sentimental Mood》《Good Morning,Heartache》《The Nearness of you》等曲目,她渾厚、絲滑、毫不費力的嗓音將觀眾牢牢吸引。曲目與曲目之間的間隙,她跟觀眾聊起自己的故鄉,聊起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讓現場的氣氛越發親密。“我們常常會根據現場空間、氛圍甚至觀眾的反應去調整曲目,以及表演方式。所以,接下來的兩周,是一趟意想不到的旅程。”埃克普·恩克威爾說。
蔣女士也是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的常客,她從陸家嘴趕來聽這場演出,這是下班后的儀式感。“以前有刻板印象,覺得爵士樂是老年人聽的,但我發現,來這里的觀眾大都是年輕人。聽了幾場演出之后才發現,爵士樂有許多不同的風格和流派,也有跟流行音樂、嘻哈、搖滾樂的碰撞,新奇感讓我漸漸‘入坑’。”她印象最深的一場演出,是2023年10月,單簧管爵士音樂家艾迪·丹尼爾斯(Eddie Daniels)的音樂會。艾迪·丹尼爾斯曾6次斬獲格萊美大獎,是爵士樂傳奇人物,伍迪·艾倫也是他的粉絲。“當時他已經83歲,腿腳不太利索,頭發和胡子全白了,但氣場強大,一上臺就爆發出一種強大的生命力,也許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2017年以來,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共舉辦超過2000場高水平爵士樂演出,吸引國內外數十萬名觀眾前來觀賞。(解放日報記者 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