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截圖
農民日報2月19日第2版頭條刊登了由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采寫的通訊《徐聞菠蘿破局記》,詳細介紹“廣東推出的農產品‘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這場以市場為導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讓徐聞菠蘿價格3年翻5倍,更催生出年產值25億元的富民產業,為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寫下生動注腳”。
文章的一開頭,生動寫道:南海之濱的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菠蘿如同金色海浪般鋪展至天際。雨水至、萬物生,這片紅土地正經歷著一年中最甜蜜的收獲季——全國每3顆菠蘿就有1顆產自這里,35萬畝連片種植園在衛星地圖上化作“菠蘿的海”。
正文部分,分為三個小標題進行了深入闡述,分別為:“破繭:從‘滯銷困局’到‘數字突圍’”,“蝶變:從‘土疙瘩’到‘金名片’”,“領航:構建雙循環格局的‘廣東密碼’”。文中寫道:2024年,徐聞菠蘿大數據更加翔實、使用更加方便。菠蘿該怎么施肥?如何讓菠蘿變得更甜?菠蘿到底有多少種花式吃法?今天的菠蘿是什么行情?任何關于菠蘿的問題,都可以詢問AI“菠蘿君”。它為菠蘿產業從業者提供農技問答、供采對接、市場行情信息查詢和推送、出口指導等全產業鏈場景的交互服務。“數字革命”徹底改變了菠蘿產業的游戲規則。實時監測全國36個批發市場價格波動,指導農戶錯峰上市,年增收1.2億元;通過AI模型計算最佳采收期,將糖度穩定在14度至16度區間;每顆菠蘿貼“粵字號”追溯碼,掃碼可見種植檔案;電商銷量占比從2019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35%。當傳統的“看天吃飯”變成“靠數種地”,往昔的“等客上門”變為“數據導航銷售”,這場生產關系的變革讓徐聞菠蘿每畝收益從3000元躍升至1.2萬元。
近年來,徐聞縣積極推動菠蘿產業升級,持續優化菠蘿品種與品質,以“精品果”夯實品牌競爭力,通過價值升級、聲譽塑造和影響力拓展,實現品牌全方位提升,連續多年舉辦“徐聞菠蘿文化旅游節”,延伸菠蘿文化價值鏈條。品牌化戰略的深入實施,重塑著徐聞菠蘿的產業格局,為果農、消費者帶來利好。“菠蘿的海”這一文旅IP的打造,更是讓徐聞成為旅游勝地,年吸引游客超過50萬人次,菠蘿主題民宿的房價也因此水漲船高,比周邊地區高出40%。今年春節期間,“菠蘿的海”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領略菠蘿的生長環境,品嘗新鮮的菠蘿,還能嘗到一系列深加工產品,如菠蘿干、菠蘿酥、菠蘿罐頭等。如今,通過不斷創新與升級,徐聞菠蘿引領著農產品行業的發展潮流,成為一顆璀璨明珠,照亮著農業現代化的道路。
徐聞菠蘿的破局之路,不僅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廣東方案”,而且揭示出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密碼——用市場化思維重構產業鏈。徐聞菠蘿的國際化征程,正逐步成為廣東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的一面旗幟。目前,“徐聞菠蘿經驗”已成功復制到荔枝、柑橘等產業,廣東用實踐驗證了“市場體系建設也是生產力”的道理。廣東諸多農產品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