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驚蟄時節春雷鳴 冷空氣+強對流齊上陣!湛江未來天氣→

2025-03-05 10:08 來源:湛江云媒 作者:記者林艷芳 通訊員李玉茹

預計,受弱冷空氣影響,今天白天有分散雷陣雨,今天夜間起到7日受中等強度冷空氣補充影響,將出現今年首場大范圍雷雨天氣過程,局地伴有7級以上的陣風,不排除局地會出現冰雹、氣溫明顯下降。我市已轉入強對流易發季節,需注意防御雷電、短時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進入3月,這時段乍暖還寒的天氣,港城大街上已是一派“亂穿衣”的景象。最近幾天天氣持續回暖,午間的體感稍熱,早晚出現了輕霧或霧等一些輕微的回南天現象。雖說有冷空氣,多地氣溫急降6~10℃,但昨天市區最高氣溫為28.7℃,有市民調侃“被冷空氣放鴿子”。

別急,冷空氣不會讓你失望。記者從氣象部門獲悉,這是因為前期暖空氣太強,冷空氣的節奏比預計慢了一些。目前冷空氣已南下影響,5日夜間至7日受中等強度冷空氣補充影響,我市將出現今年首場雷雨天氣過程,氣溫明顯下降,沿海海面伴有7-8級陣風。

過去兩天,陰雨綿綿,多地迎來今年第一聲春雷。俗話說: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5日16時7分,我們將迎來24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驚蟄。驚蟄時節正是冷、暖空氣交匯頻繁時段,雷暴、短時大風、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將逐漸增多,可以說這初雷來得很“應景”。

驚蟄其名便寓意深遠:“蟄”指“藏伏”,昆蟲入冬藏伏土中;“驚”指“驚醒”,天上的春雷驚醒蟄蟲。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開始復蘇。

預計,今天白天到夜間,市區陰天間多云,有分散雷陣雨,偏東風3級,15~23℃,相對濕度80~98%。外出請隨身攜帶雨具。具體預報如下:

5日:雷陣雨,14~22℃;

6日:中雨,間中有雷陣雨12~14℃;

7日:小雨,12~16℃;

8日:陰轉多云,12~16℃;

廣東天氣

預計,5日-7日我省降水總體減弱,冷空氣持續補充,大部陰雨寒涼天氣維持。氣溫驟降,注意適時增添衣物。我省已進入強對流高發季節,需注意防御雷擊、短時大風和短時強降水導致的災害。具體預報如下:

5日,粵北和珠江三角洲北部市縣陰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南部沿海市縣有中(雷)雨局部大雨,其余市縣陰天,有小雨。我省繼續受冷空氣影響,大部維持陰冷天氣。最低氣溫:粵北市縣8~11℃,粵西沿海市縣18~20℃,珠江口兩側和粵東沿海市縣15~18℃,其余市縣12~15℃;

6日,粵西市縣陰天有大雨局部暴雨,粵北和珠江三角洲市縣有中雨局部大雨,其余市縣陰天有小雨。最低氣溫:粵北市縣8~11℃,粵西沿海市縣14~16℃,其余市縣11~14℃;

7日,我省大部陰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受冷空氣補充影響,我省陰冷天氣維持。

海上大風預報:5-6日,我省中東部海面東北風6~7級陣風8級,粵西海面東北到東風6級陣風7級。7日,我省海面東北風6~7級陣風8級。

溫馨提示

1.強冷空氣影響下氣溫驟降,需注意適時增添衣物,防寒保暖。

2.強冷空氣同時為海面帶來大風天氣,公眾需注意海上交通安全。

3.預計6-7日的雷雨過程將對我市春耕春播的開展和水庫庫容補充有改善作用,需注意科學蓄水,并注意做好春耕春播用水的調度安排。

4.我市已轉入強對流易發季節,需注意防御雷電、短時大風、冰雹、龍卷等強對流天氣。

編輯:梁海飛
值班主任:羅穎露
值班編委:鐘忠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湛江千行百業“AI+”加速跑 數字賦能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 湛江日報社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石頭塘村捐種產業幫扶林
  • 政企校共筑空港綠廊
  • 春耕時節 生機盎然
  • 數十臺房車安營吳川穩村
  • 市三幼舉辦“遇見·她力量”巾幗芳華展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1. 1 湛江日報社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石頭塘村捐種產業幫扶林
  2. 2 義務植樹共建綠色家園 為美麗鄉村注入“綠色動能”
  3. 3 巾幗銀發添新綠 志愿春風潤港城
  4. 4 中國人壽壽險湛江分公司多形式、多渠道開展“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
  5. 5 用好用足政策性金融工具  服務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6. 6 湛江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第七屆第六次理事大會暨全市老促會工作會議召開
  7. 7 湛江港集團“鐵礦自動查驗系統”開創散貨品質檢測新模式
  8. 8 強化責任擔當  堅持干字當頭  確保完成全年財政收入預期目標
  9. 9 湛江千行百業“AI+”加速跑 數字賦能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10. 10 市政數局舉辦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應用培訓會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