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湛家和”:擦亮湛江市婦聯維權普法品牌

調和婚姻“小摩擦” 守護家庭“大幸?!?/h1>

2025-03-06 13:36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文/記者林宇云 通訊員洪勝男 譚茜 圖/通訊員提供

湛江經開區建立“婦聯+社區+志愿者”調解模式,深入社區開展矛盾排查與調解工作。

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程度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為滿足廣大婦女兒童在維權等方面的需求,進一步改善婦女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維護婦女兒童心理健康。全市各級婦聯聯合政法委、法院、司法、民政等部門成立婚調委(婚調室),組建“法律+心理+社工”等專業婚調隊伍,繼續做大做強湛江市婦聯維權普法品牌“湛家和”,圍繞源頭治理、維權服務、關愛幫扶等三方面,構建“預防—化解—維權—幫扶—賦能”全鏈條服務,進一步促進家庭和睦平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湛江“平安家庭”創建。

排憂解難為婦女

“我的事情解決了,終于可以開始新的生活,婦聯就是我的‘親娘家’!”2024年4月,李女士將一面印有“排憂解難為婦女 真情實意娘家人”的錦旗送到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湛江站),對市婦聯的暖心服務表達感謝。

去年3月,遭遇家庭暴力的李女士來到廣東省婦女維權信息與服務站(湛江站)尋求幫助。李女士身上的淤青、傷痕和憂慮的神情,讓人深切感受到她的無助和不安,其向工作人員表達了在婚姻中的遭遇及想要從不幸遭遇中解脫出來的迫切心情。

接到李女士的求助后,市婦聯迅速啟動婚調委機制,為李女士提供精準服務,多次聯系其丈夫了解情況,促使夫妻雙方共同到服務站進行溝通。依托“律師進婦聯”項目,引入律師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及指引。在溝通現場,工作人員與夫妻雙方20多次“一對一”“多對一”“面對面”“背對背”溝通協調,為李女士及其丈夫化解矛盾糾紛。與此同時,及時聯系管轄法院,發揮婚調委平臺積極作用,快速開展訴前聯調。經過婦聯積極助推、婚調委調解、法院配合等多方共同努力,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李女士離婚糾紛取得較為圓滿的結果。

一面錦旗,一聲感謝,是婦女群眾對婦聯“娘家人”的充分肯定,是對“湛家和”婚姻家庭糾紛化解品牌的有力檢驗,是市婦聯積極參與社會基層治理的成果,彰顯了市婦聯為婦女群眾辦實事的力度、為婦女群眾排憂解難的深度。

源頭治理化風險

湛江市婦聯實施“湛家和”婚姻家庭糾紛預防化解創新服務項目以來,通過建立心理專業服務隊伍,利用“法律+社工+心理”的方式,共建婚姻家庭輔導室,開展婚姻家庭專題團體輔導活動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心理咨詢師每周三上午、律師每周四到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湛江站)參與12338婦女維權熱線接聽、婦女群眾來訪接待工作,為廣大婦女群眾提供心理輔導、法律咨詢和矛盾調解等“一站式”服務,有效調處了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回應了婦女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全市各級婦聯通過打造家事調解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等,聘請婦女工作者、優秀律師、心理咨詢師、政法部門退休人員等擔任人民調解員,助力從源頭上有效預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糾紛,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如經開區建立“婦聯+社區+志愿者”調解模式,深入社區開展矛盾排查與調解工作;坡頭區成立“家+暖”法官家事調解工作室,整合20名法官、42名律師、172名心理咨詢師等專業資源開展家事糾紛調解。

2024年,全市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婚姻家事糾紛980件,縣級以上婚調委調解案件236件,調解成功并達成協議案件57件。

協同聯動助維權

全市各級婦聯始終堅持以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為核心,構建全方位、多維度的維權服務體系,依托廣東省婦女維權與信息服務站、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舒心驛站等陣地打造12338婦聯維權服務中心12個。2024年,全市12338維權服務中心共接訪案件1380宗1434人次。

婦聯通過加強與政法委、司法、公安、法院、檢察院、民政、衛健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健全聯調聯動機制,不斷提高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效能。

吳川市婦聯與吳川市法院加強聯動,在湛江率先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通過線上線下并行,前移申請受理平臺,有效落實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及時發揮人身安全保護令“隔離墻”的作用,強化對受害人保護與救助的時效性。

與此同時,市婦聯聯合多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婦聯維權普法宣傳活動。在每年的“三八”婦女維權周活動中,通過普法情景劇等寓教于樂的形式,結合法律知識有獎問答、咨詢服務區等互動環節,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規,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提供法律答疑和心理咨詢服務惠及500余人次。線上通過網絡普法H5、普法視頻等形式,拓展維權渠道,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普法模式。

關愛幫扶暖萬家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全市各級婦聯通過“關愛+賦能”雙軌并進,以“精準摸排、招募結對、分級呵護、賦能成長、愛心助力”為工作路徑,鏈接社會資源,匯聚多方力量,形成幫扶合力,用心用情為賦能家庭提供支持。

未成年人小琦(化名)的父母于2012年離婚,小琦歸母親撫養。2023年,小琦母親去世,其暫與外祖父母共同生活。2024年1月,小琦外祖父母攜小琦首次到湛江市婦聯12338維權服務中心求助,反映多次聯系小琦父親,要求其協助辦理義務教育入學手續,遭到拒絕。小琦父親提出條件,要求小琦及二老必須先配合其辦理房產過戶手續,方可考慮提供戶口簿。無奈之下,小琦外祖父母向婦聯求助,希望能幫助小琦實現上學愿望。

市婦聯將該案列為“急、重、難”案件,聯動市公安局,商請幫助小琦開具戶籍證明;兩級教育部門針對其特殊情況簡化入學審核程序,讓其順利入學。8月10日,市婦聯工作人員陪同小琦到學校注冊入學,并對小琦心理健康及學業現狀進行了詳細評估。開學前夕,小琦與外祖父母一同來到服務站,贈送一面感謝錦旗,表示衷心感謝。

教育孩子,家長先要“受教育”。為有效滿足廣大家庭個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導需求,市婦聯聯合市家庭建設促進會成立“湛家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室及線上“家長學堂”,聚焦家庭教育,傾聽育兒的煩惱,解答家長的疑惑,為家長和孩子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家庭關系調適、家庭教育指導等“一對一”線上線下專業的咨詢服務。2024年,全市舉辦線上線下心理健康宣傳教育課超300場,受益群眾近5萬人;發布網絡資訊65篇,瀏覽人數超12000余人次。

編輯:何海清
值班主任:羅穎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湛江千行百業“AI+”加速跑 數字賦能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 湛江日報社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石頭塘村捐種產業幫扶林
  • 政企校共筑空港綠廊
  • 春耕時節 生機盎然
  • 數十臺房車安營吳川穩村
  • 市三幼舉辦“遇見·她力量”巾幗芳華展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1. 1 湛江日報社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為石頭塘村捐種產業幫扶林
  2. 2 義務植樹共建綠色家園 為美麗鄉村注入“綠色動能”
  3. 3 巾幗銀發添新綠 志愿春風潤港城
  4. 4 中國人壽壽險湛江分公司多形式、多渠道開展“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
  5. 5 用好用足政策性金融工具  服務湛江跨越式高質量發展
  6. 6 湛江市老區建設促進會第七屆第六次理事大會暨全市老促會工作會議召開
  7. 7 湛江港集團“鐵礦自動查驗系統”開創散貨品質檢測新模式
  8. 8 強化責任擔當  堅持干字當頭  確保完成全年財政收入預期目標
  9. 9 湛江千行百業“AI+”加速跑 數字賦能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10. 10 市政數局舉辦人工智能前沿技術與應用培訓會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