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和日麗,春和景明。漫步于徐聞縣大水橋水庫堤壩上,極目遠眺,水鳥翩躚起舞,精心呵護的涵養林綠意盎然,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工作艇正忙著清理落葉雜草,不少外地游客現場拍照打卡,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
牢記殷殷囑托,近兩年來,湛江持續推進大水橋河幸福河湖建設,構建“上游生態涵養保護區、下游宜居環境建設區、水庫生態環境改善區”三個區域的建設格局。同時,由粵海控股集團投資建設的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以下簡稱環北廣東工程)構建“施工+幫扶+綠美”新模式,用科技點亮高質量建設,全面提速。截至目前,該工程已完成投資120多億元,管線施工130公里,隧洞掘進72公里。
用心用情打造幸福河湖
4月9日,明媚陽光下,沿著醒目的彩虹階梯,走上大水橋水庫堤壩,跑步打卡的游客和市民來來往往,配套完善的圍欄及安防監控系統,讓人安全感滿滿。如今,這里不僅是涵養當地百姓的“大水缸”,更成為了周邊群眾及外地游客休閑觀光的熱門“打卡地”。
“到這里散步,有特別的意義。”家住大水橋水庫附近的陳先生,閑暇之余總愛到水庫慢跑觀光。近年來,水庫的配套不斷完善,環境也更加優美,讓他禁不住向身邊朋友推薦這一觀光好去處。
據了解,大水橋水庫是徐聞縣轄區內最大的水庫,該水庫于1958年7月竣工,主、副壩長6.95千米,總庫容1.27億立方米,灌區主干渠長約39.7千米,分干支渠長約223千米,長年為該縣20多萬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并解決徐城、角尾等7個鄉鎮15萬畝水旱田的灌溉用水問題。
為更好呵護大水橋水庫,守好群眾的“大水缸”,近年來,徐聞縣持續推進大水橋河幸福河湖建設,按照“一核一帶、兩區多廊多節點”的縣域生態保護格局,構建“上游生態涵養保護區、下游宜居環境建設區、水庫生態環境改善區”的三個區域建設格局,按照“一脈連一心、一心澤萬民,雙焦三域織藍圖”全域推進幸福河湖建設,鑄就大水橋河清水生態綠廊,發揮雷州半島南端的“水龍頭”納水效能,建設具有熱帶農業產業和休閑旅游風光的幸福河湖,打造“生態宜居、造福人民”的印象徐聞。
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建設
除了持續推進大水橋河幸福河湖建設,環北廣東工程的建設同樣熱火朝天。在環北廣東工程施工D1標現場,施工人員正通過無線遙控器,操控全智能PCCP管安裝一體化臺車正進行埋管作業,。“智能化操作大大減少了人工干預,提升了作業效率與質量。同時,其靈活的操作在狹窄空間中游刃有余,確保作業安全。”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湛江管理部總經理殷曉紅介紹。
環北廣東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面臨世界容量最大立式單級單吸離心泵組設計與研制、云開大山超長隧洞建造等多項世界級難題。為攻克難題,環北廣東工程不斷加大科研投入與研發,建設工程智慧建管系統,通過移動端實現對工程安全、質量、投資、進度的實時管控和現場“人、機、料、法、環”的全面感知;邀請多位院士為工程“問診把脈”,會同清華大學、東方電機等科研院所和中央企業強化科研攻堅,創造性地采用長短葉片轉輪及“S”型葉片,測試原型水泵設計點效率值高達94.46%,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針對云開山深埋高外水壓隧洞,提出深埋隧洞外水壓力確定修正公式與“堵匯排”滲控技術,預計可以節約投資1億元;同時不斷提升智能建造水平,研發防腐機器人應用于鋼管焊縫補口施工,將施工時間從4天縮短至4小時,附著力超傳統涂料2倍以上;研發PCCP管道智能安裝臺車,在基槽內實現管道移動、定位、安裝,解決了管道連續安裝難題。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工程亟待解決的重難點問題,開展攻關研究,不斷助力工程高質量建設。”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建喜表示。
鉚足干勁 管線施工完成過半
在雷州市英利鎮王宅村施工現場,深7米的基坑里,直徑3米、重37噸的一排排巨型PCCP管道已完成吊裝,順利鋪設。趁著晴好天氣,施工人員正對管道間隙進行外縫灌漿施工。
楊建喜介紹,為搶抓年后的黃金施工期,全體參建單位鉚足干勁,一方面,制作管線施工“一張圖”及難點堵點問題清單,全面推行掛圖作戰。另一方面,加強統籌策劃,細化工序間的銜接,開挖、安裝、回填等重點工序實行“流水線”式作業,提高施工效率。“目前管線施工已經完成57%,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線管線工程預計可完成200公里,完成全線任務的80%”。
除了管線施工外,其他關鍵環節也在加速推進。截至目前,全線共有上萬名施工人員、3000多臺機械設備奮戰在一線。工程開工累計完成投資120多億元,隧洞掘進72公里,全線23條支洞已貫通14條,盾構/TBM設備始發16臺,泵站建設穩步推進,全線5座大型泵站已全面開工建設。
工程將惠及沿線4市1800萬人民
環北廣東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始終牢記責任與使命,構建“施工+幫扶+綠美”新模式,聯合參建單位統籌施工區內道路與“四好農村路”建設銜接、施工營地建設與當地公共服務需求相結合,助力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提升農村人居生活質量。
截至目前,該工程以工代賑吸納屬地就業54萬人次,幫助地方鎮村修建橋涵41座,修建修繕道路49公里,河道、稻田引水渠清淤19公里。
據了解,環北廣東工程是廣東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總投資最高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工程總長490公里,從西江干流云浮段引水至雷州半島,供水范圍包括云浮、陽江、茂名、湛江4市,總投資614.5億元,總工期8年,計劃2030年底全線通水。
工程建成后,平均每年增加供水量約21億立方米,連通12座水庫,實現江河聯調、水源互濟和蓄豐補枯,每年可退減地下水近6億立方米,在區域內新增185萬畝的灌溉面積,惠及沿線4市1800萬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