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駕車“五一”返湘,回湛后和筆者談及,一路上不僅超速行駛受到處罰,那些有意緩慢低速行駛的“龜速車”同樣受到處罰。過快過慢都有違交通法規,帶來不安全隱患。
何謂“龜速車”?就是車輛行駛速度低于道路或車道限速規定,比如高速公路設置的60公里/小時的最低限速。但因為紅綠燈多,路況復雜、天氣惡劣、車流擁堵造成的車流緩慢,則不屬于“龜速行駛”之列。
“龜速車”與道路車流的整體行駛速度明顯不匹配。如此車輛擋道,后方車輛被迫頻繁降速、變道、極易引發追尾事故,其危害程度并不比“超速車”小。
造成“龜速車”的原因復雜,有的是新手上路,對道路狀況不熟悉,沒注意到限速標識等情形。更有的是“分心駕駛”,邊開車邊刷視頻、撥打接聽手機,造成車輛緩慢行駛。交警在查處“龜速車”時,應區別不同情況,分門別類處理。對新手上路太過緊張,低速行駛的,沒有造成什么后果,應適當包容,以教育為主。對分心玩電子設備造成“龜速行駛”,后果嚴重的,應依法作出處罰。
治理“龜速車”,要通過線上線下媒體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文明駕駛成為自覺行為。在駕駛員培訓環節,就要強化對“龜速駕駛”的糾偏,引導學員認識到,“謹慎駕駛”不等于“龜速駕駛”,車速過慢也是違規。快不是盲目的快,慢不是刻意的慢。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車行大道,始終保持正常速度,既可高效利用道路資源,又可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