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菉水閘下的水流兇猛。
水流迅猛,聲動于天,五道鐵閘悉數拉起,上游水流朝著閘門飛奔。這是6月19日清晨吳川梅菉水閘橋度汛的一幕。
湍急水流沖擊下,梅菉水閘巋然不動、固若金湯。一旁的沿江道路車水馬龍,大小商鋪門前整潔,群眾生活秩序井然。
當天12時,湛江市三防指揮部結束防汛應急響應。在各方力量馳援下,吳川平穩度汛,有條不紊清理災痕,積極復產復工。
吳川有一古老民謠唱道:“信宜山上淋濕石,吳川平地水流牛”。就在一天前,受強降雨天氣及上游水庫開閘排洪影響,吳川袂花江等江河水位急劇上漲,多個鎮(街道)受浸,防汛形勢進入緊急狀態。
博鋪街道地處袂花江畔,在此次汛情中部分道路、房屋、農田受浸,群眾生產生活受到較大影響。街道調度全體黨員干部迅速投入防汛排澇工作,調整充實防汛排澇指揮小組成員,成立12個臨時黨支部,120余名黨員干部全部投入一線轉移工作。
博鋪街道沿江大道上,志愿者與街道工作人員共同清理災痕。
6月19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吳川博鋪街道沿江大道看到,消防人員、鎮街干部、志愿者正在清理淤泥積水。當天上午,街道駐點干部就奔赴各積水點清理災痕,十幾公分深的淤泥漫到膝蓋,各方調運抽水泵到袂花江邊抽水,多次沖洗道路和民宅門前淤泥。
施工車輛清理淤泥作業中。
袂花江水流湍急,渾黃的江水帶著雜物洶涌向前,像一頭馴服的巨獸在江道里奔騰。沿江大道上,消防車、施工車輛來回穿梭進行清理作業,志愿服和消防制服的一抹抹紅,給群眾帶來救災復產的信心和力量。
11時許,沿江大道居民樓門前和室內已清理完畢、整潔如新。不少博鋪塑料鞋企業人員在一樓展廳和門口清理雜物、清除積水,漸漸恢復到正常經營狀態。
中午時分,記者來到位于淺水鎮的小東江石碧橫江堤段,這里的堤圍已得到進一步加固。受上游泄洪影響,石碧橫江堤段時常出現險情,威脅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此次洪水到來之前,淺水鎮黨員干部裝沙袋、筑沙包,持續奮戰。當地干部針對存在內澇隱患的4個村進行排查,組建一支28人的防汛防洪黨員先鋒隊、應急隊,鎮村90余名黨員干部和50余名網格員沖鋒在前,與險情賽跑,在高棧村委會低坡村及時轉移11戶36人。
午后14:40,記者來到長岐鎮傳趾村的三丫江邊。三天沒回家、堅守在一線的村干部吳觀恩介紹,洪水退去,當務之急不僅是清理災痕、確保飲用水安全,更要保住村民的稻田,保住大家的糧食。
下杜村被淹的部分稻田,目前排澇作業正在進行。
三丫江堤壩上進行的稻田排洪作業。
為了保住3000多畝的水稻田,在鎮政府和應急管理部門指導下,傳趾村合作社調運抽水泵和水管到江邊開始抽水排洪作業,5條大腿粗的藍色軟管源源不斷將稻田一側的積水抽到三丫江,一道道水流匯聚一起沖向江里。得知排洪管每小時可以排掉1300立方米積水,路過的村民無不拍手稱快。
站在三丫江堤壩上遙望稻田,一望無際,綠浪翻滾,稻穗已經泛黃,豐收在望。僅僅半天前,它們還一度面臨被水淹的“滅頂之災”,因為排洪排澇及時,化險為夷,看不出洪水浸泡的痕跡。
汛情發生前后,吳川淺水、長岐、梅菉、蘭石、博鋪、大山江、覃巴等鎮(街)組織黨員干部對河道、地災隱患點、排水溝渠、低洼地區等進行拉網式巡查排查,扎實做好人員轉移工作,推動基層防風防汛需求和下沉力量實現精準對接,組建防風防汛黨員先鋒隊、應急隊近1000人。
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他們在群眾轉移、堤壩巡邏等工作中全員出動,實現防汛工作24小時不間斷,全力以赴為群眾筑起“安全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