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力應對臺風“蝴蝶”來襲,廉江市迅速啟動平急轉換響應機制,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吹響集結號,廣大黨員干部迅速聞“風”而動、沖“風”在前,第一時間集結迎戰,在防風防汛一線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筑牢防風防汛安全屏障,筑起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紅色堤壩”。
截至6月14日下午,全市1883個黨組織、4619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防風防汛一線,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廣大黨員沖鋒在前、守好陣地,市鎮村三級迅速組建防風防汛黨員先鋒隊、應急隊共433支,全市共排查風險隱患點547個,轉移群眾347戶549人。
迅速響應,吹響防風防汛“集結號”
為做好臺風“蝴蝶”防御工作,廉江市第一時間召開防風防汛動員會,各級黨組織結合“雙報到”、網格化管理和黨員聯戶等工作機制,迅速啟動平急轉換機制,發動黨員干部下沉到基層一線做好防風防汛工作。
羅州街道黨工委一鍵啟動平急轉換及“雙報到”機制,各黨組織和黨員迅速進入“急時狀態”,261名黨員干部下沉防風防汛一線,領導干部靠前指揮,設立黨員先鋒隊、應急攻堅隊13支,結合社區網格,設定黨員責任區,開展“拉網式”排查,設定黨員責任區,加強59個在建自建房安全防范,排查風險隱患點4個,轉移危險區域人員40名,在臺風來臨前最大限度保障居民安全。
羅州街道新東社區黨員干部入戶走訪居民。
車板鎮黨委聞“風”而動,充分發揮“主心骨”作用,第一時間聯動核電廠區啟動應急響應,構建“鎮—村—村民小組”三級聯防聯控體系。鎮黨委班子分片包干、下沉一線,帶領92名“兩委”干部、147名村民小組長,對沿海堤壩、老舊房屋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及時轉移危險區域群眾,消除安全隱患。
在良垌鎮,全鎮600余名黨員干部迅速響應,奔赴防風防汛一線,積極開展隱患排查、人員轉移、道路清障以及秩序維護等工作。目前已排查19個破危房,鐵皮屋、簡易房等危房隱患點。
良垌鎮駐村工作組與飄竹村委干部共同開展防風防汛工作。
未雨綢繆,織密防風防汛“保障網”
臺風“蝴蝶”來襲,廉江市各級黨組織堅持防患于未然,在臺風來臨前扎實做好物資儲備、隱患排查等工作,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廉江市水務局黨組堅持早謀劃、早安排、早落實,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組建4個檢查組到各鎮(街道)、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開展水利工程汛前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做好物資儲備,目前共儲存有碎塊石1.16萬立方米、河沙1.6萬立方米、救生衣324件、發電機組12組等一批搶險物資和裝備,全力打好防風防汛主動仗。
“這里沙袋還不夠厚,必須重點加固防澇!”在預判的易澇點和關鍵閘口旁,營仔鎮黨員突擊隊聯合消防員火速投入戰斗,鏟沙、裝袋、傳遞、堆砌……爭分奪秒構筑起一道道堅實的沙包堤壩,全力守護低洼居民區安全。
營仔鎮黨員突擊隊聯合消防員籌備防汛物資。
為扎實做好汛期物資保障,安鋪鎮應急辦、公共服務辦等部門的黨員干部迅速組建“物資保障先鋒隊”,連夜對鎮級應急物資倉庫及各村(社區)避災點儲備物資進行地毯式清點,并做好緊急補充,重點確保發電機、抽水泵、沙袋、應急照明燈、救生衣、方便食品、飲用水等搶險救援和基本生活保障物資數量充足、狀態良好、隨時可用。尤其對于轄區內低洼易澇區、地質災害隱患點、危舊房集中區域等重點部位,包村干部率隊提前運送、前置存放沙袋、抽水泵、應急照明等關鍵物資,確保一旦發生險情,救援力量能第一時間獲取裝備,提高搶險效率。
先鋒下沉,上門入戶撐起群眾“安全傘”
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廉江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逐戶敲門排查隱患,耐心勸導群眾轉移,以實際行動保障廣大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臺風馬上就來了,大家非必要不要外出,避開低洼路段、隧道等易積水區域,不要靠近樹木、電線桿……”羅州街道各社區充分利用手機短信、微信工作群、大喇叭等媒介,廣泛開展預警宣傳工作,把臺風預警、防范等信息傳遞到每一戶、落實到每個人。
羅州街道西街社區利用大喇叭向居民宣傳做好防臺風措施。
“黃奶奶,臺風就要來了,您住在這里真的不安全,您兒子也很擔心你們,請馬上跟我們轉移到安全地方。”塘蓬鎮黨員干部向黃奶奶耐心地解釋道。家住在塘蓬鎮那榔村的鄭大伯常年在外,其年邁的母親黃奶奶(90歲)以及妻子(60歲)居住的房子存在安全隱患,一直讓他放心不下,為保障兩位老人安全,塘蓬鎮黨員干部在其家門外通宵值守,經過多番耐心勸導,并成功在6月14日早晨將其轉移到那榔村委會辦公樓。
安鋪鎮黨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駐村干部、村(社區)“兩委”干部和網格員等230余人開展“敲門行動”,對居住在危舊房、低洼地帶、地質災害點附近的群眾,黨員干部耐心勸導,組織轉移群眾25人,確?!皯D盡轉、不漏一人”。
安鋪鎮黨員干部在臺風來臨前轉移群眾。
在城北街道,各村(社區)干部和黨員志愿者逐戶上門,開展點對點的防災避險宣傳,詳細告知轄區群眾關于臺風的預警信息和應對指南,并主動跟進了解群眾實際困難,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幫扶服務,確保重點人群“應轉盡轉、應幫盡幫”。截至臺風“蝴蝶”來臨前夕,成功轉移安置涉險人員共45人,并均落實了妥善的生活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