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空槽和西南氣流共同影響,袂花江流域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水位大幅上漲,吳川市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汛”而動、向“汛”而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
提前部署,筑牢防汛“安全堤”
吳川市應急部門密切關注鑒江、袂花江、小東江、三叉江上游茂名市降雨及來水情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各方做好充分準備爭取寶貴時間。18日1時三叉江洪水藍色預警,18日1時小東江洪水藍色預警,18日2時袂花江洪水升級為橙色預警;6月18日4時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為Ⅱ級。前置搶險救援力量和裝備,督促全市31支搶險隊伍907名救援人員,2199名三防責任人在崗在位。儲備應急救援裝備和救災物資40195件(套),確保在關鍵時刻應急儲備物資拉得出、用得上。開放應急避難場所266間,可同時容納27.17萬人,確保發生突發險情災情能夠第一時間高效處置。
沿岸淺水、蘭石、覃巴、長岐、梅菉、博鋪、大山江等鎮(街)立即響應“汛”令”,依托“吳川先鋒智慧黨建”小程序,組織黨員干部對河道、地災隱患點、排水溝渠、低洼地區等進行拉網式巡查排查,嚴格按照特殊群眾臨災轉移要求,扎實做好人員轉移工作,做到“應轉早轉、應轉盡轉、應轉真轉”,扎實推動基層防風防汛需求和下沉力量實現精準對接。截至18日,依托小程序發布防風防汛任務100多場次,組建防風防汛黨員先鋒隊、應急隊近1000人。同時,加強轉移安置人員管理,防止群眾在危險未結束前冒險私自返回。截至6月18日14時,吳川已轉移危險區域群眾2012人,受災群眾被安置于臨時避難點由專人負責物資調配與醫療保障,確保“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醫”。
吳川市水務局加強對河道堤防巡查,袂花江水利工程管理所及長岐水利工程管理所對袂花江、小東江、三丫江等江河堤防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查,目前已完成了70多次巡堤任務,同時緊盯三丫江右堤西江口堤段、三丫江南清堤段、三丫江李上旺嶺堤段、小東江右堤石碧堤,袂花江右堤塘口堤段、袂花江左堤名利段、小東江左堤九牙石至屋仔墩段、雙塘干渠及頓谷進水閘(一閘)等薄弱水利工程,儲備足量防汛物資及搶險隊伍,一旦發生險情立即開展搶險工作,目前已對發現的三丫江南清堤段低矮堤防險段組織了搶險隊伍對其堆填沙包進行加高加厚。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好搶險救援各項準備,全市水務系統11支搶險隊伍130名救援人員全部在崗在位,時刻保持待命狀態。同時安排該局其他基層單位支援袂花江水利所、長岐水利所開展搶險救災行動。其中塘?所、塘尾所、建管中心、積美所、水保站組織力量支援袂花江所到袂花江和小東江左岸開展搶險救災及轉移高危區人員工作。堤管所、鑒西所、排灌站、吳陽所支援長岐所到小東江右岸和三丫江沿岸開展搶險救災及轉移高危區人員工作。同時前置了編織袋17萬條、纖維布4.7萬多平方米、土工布56捆、木樁3600多條、鋤頭550把,鐵鏟498把、救生衣370件、救生圈120個、鋼筋籠340個等防汛搶險物資,確保在險情發生時調得出、用得上。
迅速行動,吹響防汛“集結號”
6月18日上午,陳武榮副市長帶隊到小東江石碧段、楊梅村委會流水村指導防汛防洪工作。淺水鎮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帶領駐點工作組成員到村(社區)開展防汛防洪工作,重點排查有內澇隱患的4個村,在高棧村委會低坡村轉移11戶36人。組建一支28人的防汛防洪黨員先鋒隊、應急隊,鎮村兩級90余名黨員干部聞令而動,50余名網格員沖鋒在前。
長岐鎮黨委書記帶隊到新聯村、蘇村村開展防汛搶險工作,截至6月18日凌晨2點轉移46名群眾。組建鎮村防風防汛隊、應急隊42人。
梅菉街道組織足夠人力物力,敲門入戶,再發動再宣傳,做好勸離避險工作,確保居住在低洼地的人員應轉盡轉,并主動對接好供電部門,對水浸區域進行分區停電,及時告知轄區群眾。組建鎮村臨時黨支部,防風防汛黨員先鋒隊200余人、應急隊79人。蘭石鎮領導到名利村、頓谷村開展防洪救災工作,轉移群眾10余人。組建防風防汛黨員先鋒隊、應急隊80余人。
覃巴鎮負責人到高嶺、那梧、上榕、新村開展防汛救災工作,轉移高嶺下山村4戶6人,救出那梧王塘口一個被困人員。
在博鋪街道,吳川市袂花江升級發布洪水橙色預警后,博鋪街道存在7個低洼易澇點,博鋪街道黨工委立即啟動應急轉換機制,轄區內6個黨員先鋒崗、7支應急隊伍迅速集結,140余名黨員干部趕赴現場開展防汛抗洪救災工作。街道負責人靠前指揮,帶隊到受災社區進行現場部署,“我們街道地勢低,又在袂花江邊,全體干部立即按照‘20年一遇’的應急預案要求開展防汛防洪工作”,駐點干部全員下沉一線對居民及物質財產開展緊急轉移安置。
截至18日早上9點,博鋪街道水清社區舊區最高水位近2米,街道累計共有516名受災群眾已轉移至安置點或其余地區,其中包括獨居老人12名,殘疾人6名,東江社區辦公樓安置殘疾兒童2名,并由女性黨員干部進行照顧。“看你們一趟又一趟地幫助群眾轉移,衣服都濕透了還在堅持,我們心里都是暖暖的。”被轉移群眾對黨員干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