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古琴音樂劇《蔡文姬》將在中國演藝網進行推出網絡直播。作為該劇編劇、導演張贏繼2017年首創古琴音樂劇《聽琴》以來的又一次積極探索,張贏表示,隔著浩瀚的時間長河和厚重的歷史塵埃,讓當代人通過新穎的舞臺演繹來感受這段別具分量的經典故事,從而產生獨屬于自己的心理體驗,正是《蔡文姬》的追求。
古琴音樂劇《蔡文姬》劇照
古琴音樂劇《蔡文姬》2023年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時入選了“大戲看北京”項目。2024年在北京紅劇場演出時,邀請到知名表演藝術家杜寧林傾情演繹曹夫人,使得這部劇更受廣大觀眾的喜愛。此次應觀眾要求推出古琴音樂劇《蔡文姬》免費網絡直播,讓更多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能欣賞到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古琴藝術,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古琴音樂劇《蔡文姬》用古琴聲聲弦歌陣陣講述了一段穿越千年唯愛永存的千古傳奇。該劇以曠世才女蔡文姬史詩故事為基礎,結合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讓蒙古呼麥和漢族古琴融合兩項非遺融合,并把琴、簫、鐘、磬的漢風音樂和書法、美術、服飾、漆藝等各種優秀傳統文化精粹融入。劇中演出服裝也采用了非遺工藝,用桑蠶絲刺繡工藝制作完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場《胡笳十八拍》弦歌彈唱,感人至深。這個版本的《胡笳十八拍》,其曲譜原載于漢代《綠綺新聲》,由著名音樂家關德權打譜,生于昆曲世家的侯菊定稿并傳授,在劇中首次面世。
古琴音樂劇《蔡文姬》劇照
古琴音樂劇《蔡文姬》還將高科技融入舞臺藝術。歷史上只留下蔡文姬手稿十幾個字,國內頂尖的高科技團隊公益支持該劇,用這僅有的十幾個字樣本生成了近200個蔡文姬的手寫字。
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古琴音樂劇《蔡文姬》以全新視角和形式進行舞臺探索,同時還緊緊抓住了《胡笳十八拍》的胡笳、古琴、漢代詩歌等有別于其他的藝術式樣,凸顯了鮮明濃郁的民族特色,提升了該劇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厚度,豐富了中華文化的當代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