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員向企業解讀輸馬爾代夫貨物原產地政策。通訊員陳哲 攝
碼頭貨輪鳴笛啟航,載著“湛江籍”電飯鍋駛向秘魯利馬港;經過精深加工,獨具南方港城風味的調味魚片端上墨西哥家庭餐桌;雷州半島出品的編織富貴竹跨越山海,為迪拜客廳增添熱帶生機……在海關原產地服務“降本增效”政策服務包助推下,這些“湛江制造”產品正憑借著“小而美”的特色,在全球貿易版圖上不斷點亮“新坐標”。
面對近年來日益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湛江海關所屬霞海海關積極幫助湛江出口企業主動破局。湛江圣華玻璃容器有限公司業務員陳少娥說:“在海關同志的指導下,我們系統掌握了我國與巴基斯坦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自貿協定的原產地規則,與這些國家地區的客戶建立了更多聯系,簽到了新訂單。”憑借中巴自貿協定關稅優惠,該公司生產玻璃制品成功打開了伊斯蘭堡市場。
同樣是制造行業,專注于生產電飯鍋等小家電的廉江市麗谷電器有限公司,將目光投向需求旺盛的南美市場。“南美消費者習慣用傳統炊具煮飯,耗時費力,而我們的產品快速煮飯只需要30分鐘,市場潛力很大。”該公司業務員李家玲展示剛簽發的中國—秘魯原產地證書,“在海關快捷方便的原產地服務下,憑借這份‘紙黃金’,電飯鍋在秘魯可享受零關稅待遇,不少客戶已經打算簽長期訂單了,我們有信心在下個季度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霞海海關累計簽發各類出口原產地證書3556份,同比增加3.6%;貨值達12.9億元,同比增長6.6%。其中,除傳統東盟市場外,阿聯酋、卡塔爾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利比亞、加蓬等非洲國家已成為湛江出口貿易新伙伴,“湛江制造”正與“世界需求”緊密相連。
近年來,霞海海關通過“一業一策”幫扶機制,持續推廣“智能審核”“自助打印”等簽證便利化措施,以高效優質原產地服務助企應享盡享原產地政策紅利,幫助湛江外貿企業鎖定享惠“最佳方案”,支持水產品、特色農產品、小家電等本土產業深化“市場多元化”策略,不斷拓展出口需求匹配度高的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