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記者從廣東粵海粵西供水有限公司獲悉,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粵海環北7號”TBM(隧道掘進機)、“粵海環北9號”盾構機日前順利始發。截至目前,工程全線24臺盾構/TBM已完成始發20臺,推動工程建設步入快車道。
隨著刀盤緩緩轉動,“粵海環北7號”TBM在大仁工區順利始發。施工B2標段線路全長16.56千米。其中,大井倒虹吸TBM7區間全長9.13公里,采用“粵海環北7號”TBM及“粵海環北3號”盾構進行施工。
大井倒虹吸TBM7掘進區間下穿洛湛鐵路,還要穿越多個斷裂帶、蝕變帶、硬巖區域和居民區,線路長,建設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相較于傳統鉆爆法施工,創新采用全斷面敞開式TBM及土壓平衡盾構施工技術更能保障現場工期進度及安全質量。
項目團隊圍繞TBM、盾構安全高效始發,開展“一洞雙機”快速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開展配套功能洞室結構形式、雙向多級“T”型皮帶出渣、立體式物流互通、高富水及軟巖大變形處置技術創新,形成成套“一洞雙機”高效掘進關鍵技術。
此次始發的“粵海環北7號”TBM,直徑8.3米,整機全長約170米,集地質預報、掘進、自動導向、出渣、支護、應急和信息化技術功能于一體。在硬巖地層作業時,預計平均每天可掘進15至20米,搭載的智能控制系統可實時監測關鍵運行參數并自動調整設備運行狀態,有力保障設備穩定運行。
“粵海環北9號”盾構機在廉江盾構井順利始發。該機為泥水平衡盾構機,盾構機總長120米,總重約500噸。廉江盾構井至石城盾構井隧洞區間全長2468.425米。區間線路以全風化、弱風化砂巖為主,巖質軟硬變化大,沿線發育斷層14條,斷層部位風化較深,對隧洞圍巖穩定性影響深,極易發生地下水沿斷層滲透風險。
為確?!盎浐-h北9號”盾構機始發,面對與共建單位交叉作業、雨季降水量大、現場空間狹小等困難,項目團隊根據現場情況,詳細制定每日節點計劃,優化人員、資源要素配置。與交叉作業單位商討最優方案進行分時間段施工,現場盾構吊裝、辦公區建設、現場標準化建設多點開花,克服了外部環境影響大、場地狹小、工期緊迫等困難,安全高效地完成了盾構機從吊裝調試到始發驗收的各項關鍵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