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湛江晚報》報道了市區人民大道京基大廈前的人行道上停滿了亂停亂放的電動車,致使該路段通行不暢。
筆者曾在該路段附近上班,有時電動車把人行道都堵上了,讓人望而卻步,只能改道而行。
隨著電動車走進千家萬戶,有的家庭還不止一臺,電動車已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因為電動車迅猛增長,城市交通面臨嚴峻挑戰。現在無論你走到城區任何一個角落,到處可見電動車、私家車,凡有空隙的地方都停得滿滿當當。有的甚至連消防通道都堵得嚴嚴實實,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一旦出現火災等險情,后果不堪設想。
文明交通是社會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一個窗口。文明交通首先要做到各種車輛都按要求有序停放。特別是電動車主,不能只圖自己方便省事,隨意停放在通道上,結果是誰的車都動不了。
交通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血脈”,也是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關鍵。電動車的亂停放以及小商小販占道經營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亂象的源頭,必須加大治理力度。有關部門要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從治理各種車輛亂停放入手,用心用力維護好交通秩序,還市民一個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
城市交通治理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精準施治,一個堵點一個堵點耐心破解。文明交通要聚焦不斷提高人的文明素質,把交通安全法規融入市民生活的細節中,每個市民自覺做文明交通的踐行者,城市良好交通環境維護者。從自己做起,按規定騎車,按要求停車,不能隨心所欲占用車道,侵占公共資源,人為造成交通亂象,損害群眾利益和城市形象。
城市交通秩序治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要幻想一次整治就萬事大吉。各級職能部門要在精細化治理上做文章,在制度化的監管上下功夫。要搞好宣傳教育,讓規則意識深入人心,外化于行。要嚴厲處罰那些肆意違反交通法規者,切實形成嚴查、嚴管、嚴控的高壓態勢。只有持續不斷扎實推進文明交通建設,形成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安全與秩序并重,才能還市民一個文明、和諧、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