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復原服飾再現敦煌光彩

2025-06-05 16:27 來源:人民日報

敦煌服飾圖案織錦復原作品。劉明宇攝

“敦煌服飾太美了”“從設計到配色,都美輪美奐”……北京服裝學院副研究員崔巖翻開觀眾留言簿,“團隊歷時7年的研究和創作,值了!”

觀眾留言簿來自不久前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舉辦的“云衣霓裳:2025敦煌服飾文化研究暨創新設計展”。展覽是北京服裝學院敦煌服飾文化研究暨創新設計中心劉元風教授團隊的成果,展出了敦煌服飾臨摹畫稿、復原及創新設計服飾等369件作品。

“我們以敦煌石窟實地調研為基礎,結合文獻資料查證,呈現有代表性的服飾藝術再現作品和創新設計作品。”崔巖說。

數十件敦煌服飾藝術再現作品各有特色,令許多觀眾印象深刻。崔巖介紹,在深入研究敦煌壁畫繪制原貌和歷代服裝發展史的基礎上,團隊著重在服裝結構解析、紋樣整理、面料織造、色彩染制、配飾加工、妝容復原6個方面進行深入挖掘,探索從壁畫平面繪制到現實立體再現的跨越。

在復原的基礎上,敦煌服飾藝術創新設計系列作品體現了敦煌元素與現代時尚的融合。按照展覽顧問、工藝美術家常沙娜的建議,設計作品分別與敦煌壁畫、彩塑中提煉出的青綠、土紅、土黃、褐黑4色對應,實現古樸色彩與時尚流行的有機結合。

此外,許多設計師還運用了活態傳承的緙絲、潮繡、苗繡等非遺技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迎軍的系列創新作品《朝花夕拾》十分亮眼。“通過與潮繡、苗繡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合作,我們將壁畫中典型的服飾樣式、圖案同實際設計需求巧妙結合。”李迎軍說。

北京服裝學院助理研究員王可的系列作品《瞬·逝》運用了國家級非遺新疆維吾爾族艾德萊斯綢織染技藝。“我沒有直接采用傳統工藝技法,而是提煉其中的藝術特征——參差錯落的經緯交織、層疊暈染的色彩漸變以及自然形成的虛實邊界。希望以這種古老非遺的視覺精髓,詮釋敦煌藝術虛實相生、‘瞬間永恒’的美學意境。”王可說。

人工智能,同樣為基于敦煌藝術的服飾設計添彩。

2022年,崔巖所在團隊以敦煌飛天為設計藍本,為國風虛擬數字人“天妤”設計了首次亮相的服飾和造型。王可說:“在實體服飾制作前的復原階段,我們嘗試讓人工智能幫忙。運用數字媒體技術和三維圖形圖像技術,可以對服飾紋樣、織物結構、服裝款式等進行數字化復原,從而輔助團隊制作成衣。”(記者 鄭海鷗)

《人民日報》(2025年06月05日 第13版)


編輯:徐衛民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全聯集采冷鏈物流園在湛投運  15萬噸級智能冷庫群投產
  • 大家齊發力 加速除災痕——吳川防汛救災復產現場直擊
  • 全球水產頂流“尖貨”匯聚水博會  湛江“鮮”“鏈”動全球市場
  • 遂溪楊柑鎮:三級聯動織密“安全網”  燃熱外移守護萬家安
  • 市救助管理站舉辦“6.19開放日”活動
  • 客商云集謀“鮮”機!2025年第十一屆廣東國際水產博覽會開幕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