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由廣東外國語言學會主辦,嶺南師范學院承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等協辦的廣東外國語言學會2024—2025年學術年會在嶺師召開。廣東外國語言學會會長黃國文、嶺南師范學院校長陽愛民等出席。來自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40多所高校的150多位學者及7家出版社與技術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
據悉,嶺師外國語學院前身為英語系,創辦于1977年,是粵西地區外語教育的重要發源地,現有英語、商務英語、日語、翻譯四個本科專業,構建了特色鮮明的“外語+”育人體系。近年來,嶺師在外語教育領域的探索主要有“數智+”教學改革、“交叉融合”學科布局、“生態化”教育公平實踐等。嶺師通過UGS協同機制,將優質外語資源下沉至粵西鄉村學校。過去三年,為湛江、茂名等地培訓了600多名鄉村外語教師。
年會指出,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智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態。生成式AI的崛起,不僅重構了教學范式,更深刻影響著語言學習的本質。外語教育作為跨文化溝通的橋梁,既面臨“技術賦能”的機遇,也需直面“價值堅守”的挑戰。要在AI應用中始終堅守“語言育人”的初心,警惕算法偏見對文化多樣性的侵蝕。同時,區域國別研究、數字人文、生態文明等跨學科議題,應成為外語學科轉型的“新引擎”。要通過“政產學研”聯動,構建覆蓋城鄉、校際、校企的資源共享平臺。
年會上,來自各高校的學者分別作了主旨報告。在圓桌論壇環節,專家學者們聚焦《跨界·融合·突破——外語學科的轉型與生態重構》主題,展開深入探討。會上還進行了分論壇專題研討。本次年會為專家學者們提供了交流與合作的平臺,營造了良好學術氛圍。據介紹,今后,嶺師外國語學院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更多兼具國際視野與專業素養的應用型外語人才。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