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呼聲日益高漲,集團化辦學如一場“春雷”,在赤坎區的教育發展版圖上激蕩出澎湃回響。曾經,優質教育資源過于集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均衡的問題;如今,名校引領、強弱攜手,校際“藩籬”被打破,一條條資源共享的“活水”正源源不斷地流向薄弱學校。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赤坎區通過組建教育集團,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增強優質資源供給、優化評價機制,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這場改革不僅是辦學模式的創新,更是一首促進教育公平的“協奏曲”,讓更多“幼苗”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春風”中茁壯成長。
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揭牌、授牌儀式。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供圖
以“名校+”為抓手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教育是社會最關注的民生話題之一,作為湛江的主城區,赤坎發展迅猛,人口密集,居民“上好學”需求旺盛。赤坎區在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稱號之后,2019年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近年來,赤坎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學在赤坎”品牌建設,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下功夫,不斷優化學校布局,縮小校際差距,完善保障體系,積極創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
為進一步加快赤坎區基礎教育均衡化、優質化進程,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努力破解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赤坎區不斷深入推動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教育體系,積極整合、共享現有的教育資源,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實行集團化辦學成為教育發展大勢所趨,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和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應運而生。
在試點階段,赤坎區組建了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采用“名校+周邊普通學校”“名校+新校”的模式,由核心優質學校管理周邊多所普通學校,推動優質資源帶動和協同發展。
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現有成員校(校區)6所,以湛江市第八小學躍進校區為核心校,涵蓋金城校區、草蘇校區以及湛江市第三小學、湛江市第十五小學;今年新增湛江市第八小學振興路校區為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成員校。集團以“優質引領,智慧共生”為核心理念,通過“資源共享、課程計劃、教學進度、質量檢測、校本培訓”的“五個統一”管理標準,確保集團內各校(校區)在教學管理、質量監控等方面同頻共振。
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現有成員校(校區)4所,以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為核心校,涵蓋湛江市二十一小學、湛江市第三十六小學;今年新增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北興路校區為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成員校。構建“三級治理+四大職能中心”架構,踐行“創新、平等、協作、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協同發展模式。
集團化辦學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先手棋”,是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金鑰匙”,更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答題”。兩大教育集團的成立進一步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提升了赤坎區教育的整體水平。
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六年級數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展示,莫玉玲老師上示范課《比例尺》。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供圖
推動教育資源流動
實現“1+1>2”的聚合效應
“曾經的薄弱學校,如今,集團化辦學架起‘立交橋’,讓師資流動起來、讓教育資源共享起來、讓教學研訓聯動起來、讓校園文化共建起來、讓教學質量共進起來,真正實現了‘1+1>2’的聚合效應。”赤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赤坎區通過兩大教育集團不斷探索積累經驗,健全集團化辦學機制,推動教育集團學校運作更加高效、辦學特色更加凸顯,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區域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受益面進一步擴大。
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吳彩鳳指出:集團始終秉承“優質引領,智慧共生”理念,推動各成員校協同發展、各具特色,八小的儒雅教育、三小的“和潤”育人、十五小的“和雅”文化,共同構建了“一校一品”的特色發展格局。
在“一軸兩翼三賦能”的教研生態下,八小集團以“一核兩案三融合”為抓手,扎實開展教研活動。本學期圍繞學情調研、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跨學科融合教學等主題,開展15次專題教研活動,通過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賽前培訓、課題研究專項指導、期末各學科知識梳理等舉措,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在集團內的共建共享,促進了集團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業務水平得到長足發展。集團依托“五知五行”德育品牌課程,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行為習慣和責任意識。本學期,集團累計開展16場德育活動,惠及師生1.8萬余人次。
“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設立了集團行政中心、教學研訓、課程管理、教育發展四大職能中心協同運作,實施‘一校一案’特色發展策略,二十九小以教學質量和藝術教育見長,二十一小利用標準化運動場地,全力打造體育特色,三十六小發揮學校擁有的現代化教學設施,打造廣東省中小學智慧教育應用標桿校,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集團構建起特色鮮明、協同發展的教育新生態。”市二十九小校長馮少玲說。
通過深度整合課程資源、師資力量和文化特色,兩個教育集團內形成了“優勢互補、協同共進”的生動局面,核心校輸出優質管理經驗和教學資源,成員校則分享特色課程和辦學智慧,實現了從單向輸送到雙向互動的質變飛躍。
在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兩個成立只有數月的教育集團為師生奉上了豐盛的文化盛會。
5月29日,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以“學無止境·生有雅趣·悅動童年——好習慣三重奏”為主題,在金城校區隆重舉行文藝匯演活動,來自集團各校的孩子同臺獻藝,通過舞蹈、合唱、朗誦、快板等形式,多角度呈現了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運動習慣的培養成果,更生動詮釋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集團化育人模式,讓藝術展演成為多元成長的生動課堂。
5月30日,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在市第二十一小學舉辦了“融合共育潤童心 三個習慣促成長”主題文藝匯演,成員校聯合演出了12個文藝節目,通過課堂展示、課桌舞、器樂合奏、舞蹈、朗誦、走秀、情景劇等多種形式的表演,共同繪就了集團教育的多彩畫卷。
破壁賦能結碩果
教育均衡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在集團化辦學模式的強力推動下,校際藩籬被打破,優質教育資源如春風化雨,潤澤每一所成員校,實現了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的跨越式發展。自赤坎區兩個教育集團揭牌至今短短幾個月,集團化辦學的成效已初步顯現。學生學業水平、教師教學水平得到明顯提升、資源均衡成效初現,打破了校際壁壘,為師生搭建多元成長平臺,形成了以強帶弱、齊頭并進的赤坎區教育集團化辦學良好生態。
湛江市第八小學教育集團各成員校學生學業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集團學子在湛江市經典誦讀大賽、赤坎區課間操比賽、各類書法、閱讀寫作、科技競賽中榮獲多項佳績。教師在業務成長方面也取得了優異成績,今年3至4月,集團教師在各級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斬獲佳績,累計獲得區級一等獎14個、二等獎11個,其中6人榮獲一等獎第一名;5人在市級比賽中均獲一等獎,3人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代表湛江參加省賽,其中,市三小劉宇春老師依托集團組建的輔導團隊在市賽中脫穎而出;1個案例在2025年湛江市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優質教學教研案例征集中被評為優秀教研案例;3個課例在廣東省核心素養導向小學數學精品課例評選中獲獎。這些成績充分展現了集團“階梯式培養、協同化發展”師資培育模式的顯著成效。
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學教育集團通過構建“基礎+拓展+創新”的立體化育人體系,各成員校學生在各類比賽中屢獲佳績。多名學生在2025年湛江市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46人在演講、征文、藝術展演等活動中獲得市級以上獎勵;集團教師參加2025年各學科青年教師比賽,獲得區級14個一等獎,1人代表湛江市參加省賽;49位集團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案例競賽分獲一、二等獎。
通過創新管理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師資交流,各成員校互利共贏,形成了“百花齊放滿園春”的良好開局,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充分印證了集團化辦學的強大生命力。未來,赤坎區將繼續以集團化辦學為“引擎”,跑出教育優質均衡的“加速度”,讓教育改革的“紅利”惠及更多學生,為城市發展注入更強勁的教育動能。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