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2025廣東國際水產博覽會(簡稱2025水博會)將于6月18日至20日在湛江奧體中心舉辦。 (6月17日《湛江日報》)
2025廣東國際水產博覽會18日在湛江啟幕。這場盛會不僅是產品展示的舞臺,更藏著湛江水產“鮮”行天下的硬實力。
湛江的“鮮”,源于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優質的海水、適宜的溫度與鹽度,讓湛江成為水產生長的天然溫床。這里的對蝦養殖面積與產量穩居全國前列,“中國對蝦之都”的名號實至名歸。每年大量鮮蝦從湛江港出發,“游”向全球餐桌,正是大自然賦予湛江最硬氣的“市場入場券”。
完整產業鏈,成為湛江水產“鮮”行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從種苗培育到生態養殖,從精深加工到冷鏈物流,湛江對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攻關,培育出抗病強、產量高的蝦苗;加工車間里,鮮蝦變身蝦仁、蝦滑,附加值翻倍增長。如今,湛江水產不僅“鮮”,更能“鮮得持久”“鮮出花樣”,這份底氣,正是產業全鏈條協同發力的成果。
“水博會”的持續舉辦,更是湛江水產“鮮”行天下的關鍵跳板。連續十余年扎根湛江,這場盛會已成為行業風向標。900多個展位、約400家參展商、3萬多名客商,全球水產精英在此碰撞思想、對接資源。湛江企業借此與國際技術接軌,學習先進養殖經驗;城市知名度也隨之攀升,吸引更多目光聚焦這片“藍色糧倉”。展會帶來的不僅是訂單,更是產業升級的加速度。
但在當前,挑戰同樣不容忽視。市場競爭白熱化、品質要求升級、環保壓力增大……每一道坎都考驗著湛江水產的韌性。不過,敢為人先的湛江人早有破局思路:加大科研投入,推廣綠色智能養殖;打造區域公共品牌,讓“湛江水產”成為品質代名詞;深化國際合作,讓“湛江鮮”游得更遠。
從天賜資源到全鏈深耕,從本土展會到國際舞臺,湛江水產的“鮮”,是自然與匠心的交融,更是開放與創新的見證。相信在水博會的助力下,這座城市定能守住“鮮”的底氣,續寫“行天下”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