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降雨天氣及上游水庫開閘排洪影響,6月18日,吳川袂花江等江河水位急劇上漲,多個鎮(街道)受浸,防汛形勢進入緊急狀態。吳川市迅速集結救援力量,火速趕赴抗洪一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至6月18日14時,已轉移危險區域群眾2012人,受災群眾被安置于臨時避難點由專人負責物資調配與醫療保障,確保“有飯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病能醫”。
洪水肆虐,形勢危急
18日中午,記者來到受浸嚴重的吳川博鋪街道沿江社區龍屋村,只見眼前一片汪洋,部分道路、農田被洪水淹沒,大量房屋被洪水灌入,積水深處有一米多。
在梅菉大塘公園路段,洪水漲勢迅猛,中午時分水位還在不斷上漲。公園周邊的店鋪和居民樓一樓大多被大水漫灌,不少漂浮物隨著洪水四處飄蕩。
在蘭石鎮塘口村一帶,洪水泛濫。蘭石鎮慶豐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楊華慶,也是塘口村村民,他告訴記者:“合作社數百畝水稻都受浸了,損失比較大,但好在村中群眾均已安全轉移。”
沖鋒舟出動,轉移被困群眾
博鋪街道沿江社區龍屋村村民龍志輝心有余悸地向記者講述受浸情況:“這水漲得太快了,一下子就有半層樓高。我們趕緊把冰箱、洗衣機這些電器,還有鞋廠設備都轉移到高處,不然就全泡湯了?!笨粗缓樗蜎]的家,龍志輝滿臉無奈,但同時又慶幸自己和家人能夠及時轉移。
梅菉街道隔海開發區的居民也遭遇了同樣的困境。居民陳先生說:“沒想到水一下子就漲起來了,家里的東西都來不及收拾。”
在抗洪一線,救援場面緊張而有序。在博鋪街道沿江社區龍屋村,消防救援隊員們駕駛著沖鋒舟,在洪水中穿梭,一次次將被困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他們熟練地操作著沖鋒舟,避開漂浮物和障礙物,小心翼翼地將群眾扶上船,再安全送達臨時安置點。
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筑牢“安全堡壘”
博鋪街道地處袂花江畔,在此次汛情中部分道路、房屋、農田受浸,群眾生產生活受到較大影響。街道立足防汛、搶險、救災三個重點,統一部署,調度全體黨員干部迅速投入防汛排澇工作。及時調整充實防汛排澇指揮小組成員,成立12個臨時黨支部,完善建立街道、社區兩級網格責任體系,120余名黨員干部全部投入一線轉移工作,實現“網格化”助推防汛工作“精細化”。
“緊急工作通知:袂花江已達超警洪水,水位仍在繼續上漲,請街道全體干部職工立即開展轉移低洼戶、危房戶工作!”汛情發生后,博鋪街道各級黨員干部紛紛走到防汛一線,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身影。他們在群眾轉移、堤壩巡邏等工作中全員出動,實現防汛工作24小時不間斷。協助橡皮艇轉移群眾,用肩膀扛起防汛的責任,用行動展現黨員的擔當,全力以赴為群眾筑起“安全堡壘”。
同時,街道還科學調配防汛減災力量,妥善安排黨員干部嚴格做好群眾轉移后的安置工作。為避免因內澇導致安置點停水停電的問題,對轉移安置點進行科學選址,配備醫護人員通宵駐點。
目前抗洪搶險工作仍在持續,吳川黨員干部和救援隊伍、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他們與時間賽跑,與洪水較量,全力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