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肉餅、番茄炒蛋……臨近中午,霞山區海頭街道陳鐵村華鋒長者公益食堂飯菜飄香。寬敞明亮的大廳里,老人們圍坐一堂,邊用餐邊聊家常?!拔液屠习槎?0歲了,平常做飯不方便。這里菜品健康美味、營養均衡,重點是食堂就在家門口,走過來只要3分鐘?!闭谟貌偷木用窭钅棠谈吲d地說。
小小助老餐,惠及大民生。一頓熱乎可口的飯菜,背后是霞山區人大常委會近年來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通過民生實事項目督辦、專題調研等多種方式,打出推動老年助餐服務高質量發展監督“組合拳”,以人大監督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扎實行動。
長者在陳鐵村華鋒長者公益食堂用餐。 通訊員供圖
“民意+建議”
聚焦小食堂里的大民生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更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近年來,霞山區人大組織各級人大代表深入基層聯絡站,通過分批次輪流開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動,不斷拓展選民群眾反映問題、建言獻策的渠道。其中,社區老年食堂建設和助餐服務需求,成為代表們關注的重點議題。
今年上半年,霞山區人大常委會采取“四不兩直”調研方式,深入霞山區長者飯堂和建設街道、解放街道、海濱街道、新園街道等多家長者飯堂實地調研,現場聽取群眾意見建議25余條。一位來自解放街道的區人大代表在調研中反映,其所在社區60歲以上老人占比高達30%,長者飯堂日均服務老人約20人,占總用餐人數的60%,并為高齡、行動不便者提供送餐上門服務。但運營中面臨民政局配套補貼、早中晚餐人數不均衡等挑戰。
民有所呼,人大必有所應。5月15日,霞山區人大常委會召開養老助餐服務主題座談會,邀請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共同研討。會議從“立足政府辦”“鼓勵市場做”“提倡社會助”等多維度提出具體建議,會后形成重點建議轉交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辦理。
在陳鐵村華鋒長者公益食堂,老人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記者李忠 攝
“實事+督辦”
組合拳把“食”事辦實
群眾的呼聲和代表的建議得到霞山區政府高度重視。在連續多年將養老項目納入民生實事的基礎上,霞山區政府明確提出“新建不少于9家社區食堂,提升老年助餐服務能力”目標。
為確保工程項目順利實施,霞山區人大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政策推動、共建共享”工作原則,組織代表通過專題調研、座談會等形式,深入一線督進展、促落實,推動構建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務體系。
截至目前,霞山區已建成1個區級長者飯堂和10個街道級長者飯堂,實現轄區內街道全覆蓋。今年以來,累計辦理老年就餐卡486張,補貼2245人次,有效解決了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孤寡等特殊群體的就餐難題。
人大代表行動的落腳點就是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6月19日,霞山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發動人大代表及社會愛心人士踴躍為長者飯堂捐款捐物,共捐贈大米300斤、花生油50斤,用愛心和善舉匯聚成老年助餐服務的汩汩暖流。
“提質+跟蹤”
在“助得久”上持續發力
讓長者飯堂持久飄香,面臨選址布點難、運營成本高、服務供給能力弱等諸多困難和挑戰。霞山區積極探索構建獨具特色、可持續的養老助餐服務品牌。
霞山區人大常委會社會工委積極發揮監督協調作用,引導多部門協同發力。民政部門完善政策體系,拓展服務人群、織密助餐網絡;財政部門強化政策引導和資金保障,探索科技賦能助餐;稅務部門落實優惠政策,釋放政策紅利;市場監管部門推進“一窗通辦”,助力市場主體準入便利化。
在多方齊心合力下,霞山老年食堂經營者有了十足信心。霞山區多家長者飯堂負責人說:“我們在提供老年助餐服務基礎上,正嘗試面向社會開放,拓展個性化送餐、上門做餐服務,并延伸提供康復護理、健康咨詢、日間照料等服務?!?/p>
為確保服務提質增效,霞山區人大常委會將重點建議跟蹤督辦作為抓手,由社會工委有關負責人和提建議代表組成督辦小組,通過聽匯報、察現場、提建議等方式,了解進度、分析情況、全程跟蹤辦理進展。
小小飯碗,盛滿民生情懷。霞山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年助餐服務工作事關千家萬戶,事關經濟社會發展,事關群眾熱切期盼。霞山將重點在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可持續發展上探索實踐,用心用情辦好這項民生實事,擦亮養老助餐服務品牌,更好地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助餐需求,守護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