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央視新聞”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推送“肥娟夫婦”的故事,吸引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6月1日,“央視新聞”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回顧了2023年以來“肥娟夫婦”從開童鞋店到轉型小吃店的經歷。在這個特別的節日里,相關話題“小學門口倒閉的店因愛重生了”很快沖上了熱搜榜首,并被153家媒體轉載。網友們紛紛留言“好溫暖的雙向奔赴”“很暖心的夫妻倆,很可愛的小朋友們”……
在這個特別的節日里,湛江“肥娟夫婦”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人心最柔軟的角落。從虧損倒閉的童鞋店到因愛重生的小吃店,他們用行動詮釋了“真誠永遠是必殺技”,用愛與善意寫成了一則溫暖治愈的“城市童話”。
肥娟夫婦的善意,源自童年被驅趕的經歷,卻升華成了對社會的溫柔回饋。當童鞋店經營困難時,他們沒有關閉為孩子敞開的大門,免費提供零食、開放電視,讓小店成為“童年避風港”。轉型小吃店后,面對商業利益的誘惑,他們堅守初心,拒絕速凍食材、婉拒高價帶貨,堅持“錢夠花就行”。這份純粹與真誠,如同童話里的魔法,讓孩子們在成長中感受到陌生人的溫暖,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善良的種子。
更動人的是,這則“城市童話”并非獨角戲,而是眾人共同書寫的“雙向奔赴”溫暖篇章。當童鞋店轉型小吃店時,孩子們用手寫紙條傳遞不舍與期待,網友化身“云監工”出謀劃策,品牌方主動贊助設備,這些善意回應,讓小店“因愛重生”。它告訴我們,在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從未斷裂,只要有人愿意率先付出真心,就能收獲溫暖的回響,編織出一張充滿愛的網絡。
這則“城市童話”的價值,遠不止于“小店因愛重生”。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人們內心深處對真誠與善意的渴望?!胺示攴驄D”的故事讓我們相信,即便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懷揣善意的經營者依然能收獲人心;平凡的普通人,也能通過點滴善舉,在城市中創造出童話般的奇跡?!俺鞘型挕钡目少F之處,還在于它展現出善意的可傳遞性與感染力。“肥娟夫婦”的善舉,激發了孩子們、網友和品牌方的善意回應,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這種傳遞就像童話中的魔法,一個人的善意能夠點燃另一個人的善意,最終匯聚成照亮整座城市的正能量光芒。在“六一”國際兒童節這個充滿童真與希望的日子里,這樣的故事更具有特殊意義,它告訴孩子們,善良與愛擁有無窮的力量,也提醒著成年人,不要丟失內心的那份純粹與美好。正如一名網友評價道:“他們就像在招待小時候的自己。”
期待這份愛與善意能傳遞到更多角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童話”的續寫者。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讓愛與善意不斷“拔節生長”,讓更多暖心的“城市童話”持續上演。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