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百千萬”的活力藏在“一起干”里

2025-07-17 10:27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陳天心

7月13日,記者走訪霞山區解放街道海頭港片區看到,這片老舊街區正以“文化地標”的新姿態,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生動注腳。(7月16日《湛江日報》)

在“百千萬工程”的實踐中,霞山解放街道與廉江市新民鎮的探索如同一組鏡像,生動映照出鎮街如何將城鄉治理中的痛點堵點轉化為創新支點。從7月16日湛江日報的報道中可以看到,兩地雖地處不同區域、面臨不同挑戰,卻在破解空間品質差、文化記憶斷層、群眾參與度低等共性難題時,展現出“問題導向、系統思維、精準施策”的治理智慧。

痛點轉化的關鍵,在于找準問題本質與創新切口。解放街道海頭港片區直面老舊街區“空間碎片化、文化空心化、設施薄弱化”的三重困境,以“老街記憶”為創新支點撬動“基礎整治—功能提升—文化植入”這種逐漸深入的變化:首先,爭取掛點單位資金支持,完成明晶花園門口風貌提升和海頭港便民休息區改造,解決消防通道堵塞、步道狹窄等安全隱患;其次,通過拓寬步道、增設花槽、定制郵箱指示牌等細節設計,將街區印記融入城市肌理;最后,通過歷史主題墻繪、文化標識等元素,實現從物理空間到文化空間的升級。這種“螺螄殼里做道場”的精細化操作,將“小投入、微更新”發揮得巧妙,從報紙上的煥新圖片可以看到,效果著實不錯。

新民鎮則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痛點,創新推出“三聯”模式——組織聯合、鎮村聯動、干群聯手:成立由鎮黨員干部組成的攻堅小組,每日動態調整整治力量,形成“重點突破、全域推進”的態勢;針對拆除危房等難點問題,鎮村兩級干部既當政策宣傳員又當現場施工員,以“搬舊物、拉警戒、維秩序”的貼身服務贏得群眾信任;通過“綴美行動”發動村民貢獻墻體、師生繪制墻繪,將整治后的村容村貌轉化為最具說服力的宣傳素材,累計吸引千余人次主動參與。這種“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的協同模式,既破解了“干部干、群眾看”的治理困境,又通過文化符號的創新轉化,實現了環境整治與文化傳承的雙贏。

兩地經驗的共性,在于形成了“百千萬,一起干”的濃厚氛圍。政府的“穿針引線”是凝聚合力的前提,聯動是破解“中梗阻”的關鍵,而群眾主體的激活是長效發力的關鍵。海頭港片區成立“社區+商戶聯盟+居民志愿者”三方共治平臺,商戶落實“門前三包”,居民參與每周巡查,讓改造成果從“政府管護”變為“全民守護”。新民鎮更注重用“看得見的變化”撬動群眾參與:先整治出龍村等典型村的樣板,再組織村民看成效、聽政策,用“獻墻體、畫墻繪”的“綴美行動”,讓千余名村民從“觀望者”變為“建設者”。報道中龍村村民那句“這面墻閑著也是閑著,獻出來給村里畫點畫,多好看”,道出了群眾從“要我參與”到“我要出彩”的心態轉變。這種轉變的背后,是“用成果說話”讓“百千萬工程”的利好可感可及。

兩地的經驗啟示我們,“百千萬工程”不是獨角戲,而是大合唱,唯有持續厚植“一起干”的土壤,讓每個參與者都成為“百千萬”受益者、推動者,才能讓城鄉融合的畫卷在這片紅土大地上不斷鋪展。

編輯:梁海飛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搭船便!海景靚!打卡正!記者體驗湛江港灣水上巴士新航線
  • 遂溪縣洋青鎮:以“百千萬”為筆 繪就城鄉融合新圖景
  • 老兵蔡龍漢:“珍惜現在的生活,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 吳川覃巴鎮米歷嶺村:“AI彩繪”點亮美麗鄉村新圖景
  • 大勝新西蘭!中國女籃挺進亞洲杯四強
  • 百千萬,一起干!湛江原創歌曲《勞動號子》發布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