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
龍頭鎮莫村的各個養殖塘
迎來了一年中熱鬧的日子
在養殖塘水池邊
一框框齋魚(鱭魚)被撈起
隨后運往各個市場
“游”往千家萬戶的餐桌
“今年預計能收獲齋魚8000斤,產值25萬元左右,這個季節市場上的齋魚供不應求,很受消費者歡迎。”在龍頭鎮莫村察背垉,剛捕撈完齋魚的養殖戶招建軍笑盈盈地說,每天早上6時把齋魚運往市場,7時就能賣完,有時檔口前還會排起長隊。
“莫村鱭魚芷寮蟹;
塔端泥丁黃坡(沙)螺。”
一句古老的地方特產順口溜
道出了莫村齋魚在當地海鮮屆的“地位”
近日,筆者走進龍頭鎮莫村探索出了莫村齋魚在當地享有美譽的“秘訣”
莫村位于龍頭鎮西南部,三面環海、海岸線較長,來自龍王灣的海水帶來了大量的有機物、無機鹽和浮游生物,泥質肥沃的海灣灘涂,富含齋魚生存需求的微生物資源,為齋魚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優質餌料,孕育出適合齋魚生長的獨特地理環境,讓莫村出產的齋魚別具一番風味,深受食客喜愛。
莫村齋魚的食法也頗具特色:鮮活的莫村齋魚洗凈后放入瓦煲中,加一點清水和少許鹽,無需加任何配料,文火煲熟即可。這樣煲熟的莫村齋魚,打開鍋蓋,就能聞到一股獨特的鮮香味道,由于齋魚油脂豐富,湯汁上還會飄著一層金黃色的魚油;動起筷來,脆嫩的魚頭、魚肋會立即分離,夾起白嫩順滑的魚肉放進嘴里,滿口鮮香、肥而不膩,無一點腥味。
齋魚又名鯔魚、鱭魚或烏鯔,一般體長為20至30厘米,喜群居于近海及入海口,屬年生種類,一年可捕撈一次。莫村齋魚一般每年3月左右放苗,經過8至9個月的生長,便可收獲上岸。“熟悉莫村齋魚的都知道,這種魚對生活環境要求十分挑剔,且基本只以水面的浮游生物為食,基本不吃飼料,這也造就了莫村齋魚有機海鮮產品的特點。”招建軍說。
一條魚興一方產業
據了解,莫村齋魚年產量約10萬斤
產值約300萬元
近年來,莫村正大力發展齋魚產業
積極推進“莫村齋”品牌的商標注冊工作
以舌尖鮮味打響“莫村齋”品牌
(來源:坡頭發布)